电话

会员介绍

王国豪

发布时间:2012-12-11 14:54:21       已浏览:

王国豪

太原市西安商会名誉会长:王国豪

王国豪,男,汉族,陕西人,1976年生,党员,政协委员,现任山西国豪建筑工程劳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陕西羌元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汉中囯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太原市西安商会名誉会长、山西省重庆商会常务副会长。

包工头打造房地产业航母

记太原市西安商会会长王国豪

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有过创业的梦想;热情一旦被点燃,会一发不可收拾。王国豪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十几年的创业生涯中,从涉猎房地产到运营劳务公司,从开发文化旅游到成立商会,每一步都在追求梦想、挑战自身。“我将用吃亏是福的人生态度,去经营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并将它们优化整合,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航母集群。”

王国豪十几岁从家乡陕西独自一人来到太原打工,受当时环境制约,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建筑工地做零工。一段时间后,他从太原的一家企业揽了一个项目,项目谈妥后,从老家带了30多名工人到太原施工,成为一个小包工头,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可他当时没有算清楚成本,施工的过程中,才发现这个项目一分钱不赚,最终赔了8000元。“记得当时贷款非常难,而我则是刚刚开始创业,于是四处借钱,咬牙把这个项目完成了。可交工后,项目承包人却拖欠钱款,我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了。”王国豪说,“工程结束,我领着大家返回老家,心情七上八下,觉得自己愧对大家,很不是滋味。大家跟着我工作了那么长时间,起早贪黑不说,最后连工资也没拿到。”为了尽快将工资如数发到每位工人手中,王国豪四处奔走,向亲戚朋友借钱,由于他平日里积攒了良好信誉,工人的工资款很快凑齐并及时、分文不少地发放到工人手中。

随着王国豪的事业在建筑工程这个行业逐渐发展,他从信息收集到业务洽谈都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人脉,且他承包的项目完成质量高,做人讲信誉、不怕吃亏的处事作风在行业内流传开来。短短四年时间,王国豪从一个只有百名工人的小包工头,发展到拥有两三千人公司的老板。2008年4月,山西国豪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王国豪担任董事长。他的建筑劳务公司承揽施工的项目中,不乏一些山西省大型重点项目的建筑工程,如太原市理工大学学科实验室、山西报社闻汇大厦、文苑巷审计厅办公楼等。从当初一分钱不赚,到现在年收入上千万元,王国豪完成了自己在建筑行业的梦想。“无论是商场还是职场,尽管追求利益是大多数人的目标,但吃亏有时会得到认可和支持,能带来更多的机遇。自己宁可少赚甚至赔钱,也一定要兑现承诺。”当谈到自己的事业发展成功的原因,王国豪表示,人不可能一直获利,要想着与他人利益共享,才会赢来更多的合作和长期的发展。

在建筑工程行业取得巨大的成功后,王国豪对未来自己事业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眼光不能仅局限于自己已经掌握的领域,更要多元化、多方面发展。于是,王国豪将自己的事业版图扩展到其他领域,先后创办了房地产公司和文化旅游发展公司,且发展顺利。

2011年,他成为山西省重庆商会常务副会长,在做重庆商会常务副会长期间,他发现随着在山西经济快速发展,在晋工作的西安籍人士越来越多,王国豪这个陕西汉子又有了成立西安商会的想法。经过长时间的计划和两个多月的精心筹备,“太原市西安商会”在2012年10月26日正式成立,王国豪成为太原市西安商会第一任会长。他要让商会变成连接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凝聚各类在晋的陕西企业,让这些企业更好地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为山西经济的腾飞做出贡献。“根据目前经济形势发展,将事业分散经营已经不可取。要想让事业长久发展下去,就要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改变经营方式是必走的一条路。”王国豪告诉记者,将要自己的所有事业优化整合,打造成为现代化航母集群,用建筑工程、房地产等主业“航母”,领航文化旅游、商会等“小舰”,集群发展,提升竞争力,呈现万马奔腾的景象。

人在职场 吃亏是“福”(图)

商会文化

本期开讲

特邀嘉宾:太原市西安商会会长、山西省重庆商会常务副会长王国豪

主讲内容:在职场,如何将吃亏变为一种“福”

无论是商场还是职场,尽管追求利益是大多数人的目标,但是并不是唯利是图才是事业发展的方式。有时放弃自己的部分利益,吃些亏,反而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吃亏有时会得到认可,吃亏有时会得到支持,吃亏有时会获得机会……本期职场,特邀山西省重庆商会常务副会长王国豪主讲在职场如何将吃亏变为一种“福”。

A 创业中

吃亏赚口碑

本报记者:在与人相处中,人们常说吃亏是福,在职场中吃亏也是福吗?

王国豪:是的,人不可能一直获利,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职场,要想着让别人也得利,才会赢来长期的合作和发展。

本报记者:在职场中吃亏是指什么?

王国豪:职场中,不同的情况吃亏的定义也不一样,也许是少赚钱,甚至赔钱;也许是多干活,甚至白干活;也许是需要担当,敢于承担责任,总之吃亏是指眼前利益受到了损失。

本报记者:你在职场生涯中吃过亏吗?

王国豪:吃过很多亏,有几次让我一贫如洗。

本报记者:当时是什么情况,你是怎么处理的?

王国豪:1999年,刚开始创业时,我从太原的一家企业揽了一个项目,项目谈妥后,我从老家带了30多名工人到太原施工。当时没有算清楚成本,施工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项目一分钱不赚,还赔了8000元。1999年,贷款非常难,而我是刚刚开始创业,于是四处借钱,咬牙把这个项目完成了。不但工人的工资分文不少,项目完成质量还非常高。

本报记者:这次吃亏你有什么收获?

王国豪:合作方知道我的情况后,对我非常认同,从此成为长期合作伙伴,从第二年开始,我就开始盈利,成为我事业发展的一个起点。

本报记者:在创业中面对“吃亏”应该怎么做?

王国豪:在创业中,吃亏是难免的事,但是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诚”,宁可少赚甚至赔钱,也要尽量兑现承诺。也许一两次合作中吃了亏,但是在行业中却能赢得口碑和信誉,为将来长期的发展打下基础。

B 求职中

吃亏赚机遇

本报记者:作为一名求职者、一名普通员工,“吃亏”也是福吗?

王国豪:对于普通员工也是如此。在我的企业有一名大学生非常勤快,他刚参加工作时,很多老职工总让他跑腿,每天除了自己的工作,他还要干很多额外的活。不仅如此,他每天下班时间也比其他人晚,一次我发现他下班后会把当天工作情况整理记录,这并不是单位的要求。后来,很快他被提拔为部门的副主管。因为他不但熟悉业务,与各部门之间的人关系处理的好,而且对工作用心。

本报记者:吃亏的大多是职场新人吗?

王国豪: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吃亏是必然经历。刚到某一家企业或单位,新人对工作不熟悉,缺少经验,只能从最基层的工作干起,跑腿、打水、扫地也是很多新人要干的活。

本报记者:为什么职场中很多人都 “吃过亏”,但各自的发展却不一样呢?

王国豪: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吃亏要突出一个“勤”。有人是自愿吃亏,在工作中勤快,表现积极,通过完成额外的工作学习掌握经验。也有人是被动吃亏,因为资历级别不够,消极完成其他人交给的任务。久而久之,主动“吃亏”的人就会受重视、被提拔,被动吃亏的人,最多混个资格老。

C 管理中

吃亏赚人情

本报记者:是不是只有下对上、新人对老人时才需要吃亏?

王国豪:不是。下对上吃亏是为了赢得更多发展的机会,而在管理中,老板为员工吃亏赚的是人情。

本报记者:为什么这么说?

王国豪: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人,员工的工作情绪以及对企业的忠诚非常重要。2008年,我只有300多名工人,他们大部分是四川人,汶川发生地震以后,单位停工,给每个四川籍员工额外发了2000元,还给他们报销路费让他们回家。虽然这个项目少赚了80多万,但我认为值。

本报记者:工人回家,你的企业怎么办?

王国豪:他们回家看望家人后,绝大部分很快就回来了。从那一年起,我的工人就越来越多,现在人数已经达到一千多,大部分是四川人。每年年初各地报道用工荒,我从来没遇到过。

本报记者:你讲了很多吃亏是福事例,吃亏就一定有回报吗?

王国豪:不是每一次吃亏都会有回报,其实“吃亏是福”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职场态度。不能算计这次我吃了多少亏,在什么时候赚回来。而是用诚信、勤劳、关怀的态度处理生活中和职场中遇到的问题。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马万里